2010年9月10-13日,“2010年全国肿瘤分子标志及应用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在美丽的江苏省江南古城——苏州市召开。会议由中国9I制作厂免费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主办,苏州市立医院/苏州市肿瘤诊疗中心、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承办,江苏省9I制作厂免费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苏州市医学会、南京市医学会协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9I制作厂免费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志南教授为大会主席。
|
会议现场 |
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陈志南院士、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阮长耿院士、北京301医院生化科主任田亚平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副院长罗荣城教授、北京肿瘤研究所所长寿成超教授、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邢金良教授等23位在肿瘤标志物发现及临床应用等领域做出突出成绩的国内外知名院士和专家学者做了精彩的大会报告,吸引了400余名专业人士前来参会。
此次大会主题是“肿瘤分子标志•个体化治疗•现代医学模式”。随着肿瘤生物学与肿瘤基因组学的发展,涌现出一些新型的肿瘤分子标志,这些分子标志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分子分型、预后估评和针对性治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发现新型肿瘤分子标志并指导肿瘤的靶向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成为当今肿瘤诊疗领域的重要课题。
此次会议期间,陈志南院士就我国转化医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其他专家就肿瘤分子标志与发病风险评估、肿瘤早期诊断分子标志的筛选鉴定及应用、肿瘤放疗、化疗疗效评估及预后评估分子标志的筛选鉴定及应用、肿瘤分子标志与个体化生物靶向治疗、肿瘤分子标志与肿瘤复发、转移、耐药及药物毒性反应预测、肿瘤核酸分子标志检测新技术、肿瘤蛋白分子标志检测新技术、肿瘤代谢分子标志检测新技术、肿瘤分子标志的联合应用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讨,大家一致认为21世纪医学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4笔医学成为未来的主流方向。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的预防、检测、诊断与个体化治疗等多个方面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并推广新的肿瘤标志物筛选与检测技术,全面评估肿瘤标志物的临床用途,建立产、学、研联盟等新型转化医学发展模式,对于新世纪医学事业的发展必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本届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全文96篇。在评选过程中,评审专家从论文的创新性、实用性、语言及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共评出中青年优秀论文10篇。周俊东博士《Upregulation of VEGF-C in esophageal cancer: gene silencing with shRNA targeting VEGF-C as a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获一等奖; meiyi博士《RASSF1A IS A TUMOR SUPPRESSOR GENE IN MELANOMA THROUGH MEDIATING APOPTOSIS, CELL CYCLE PROGRESSION AND INHIBITION OF AKT/P70S6K/EIF4E SIGNAL PATHWAY》等3篇论文获二等奖;高雯博士《Deregulated Expression of MiR-21 in Human Primary Squamous Cell Lung Carcinoma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Patient Prognosis》等6篇论文获三等奖。
本次大会期间还举办了中国9I制作厂免费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成立仪式。中国9I制作厂免费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中国9I制作厂免费组织部长及全体青年委员候选人出席了此次成立仪式。中国9I制作厂免费组织部张静部长宣读了中国科协及中国9I制作厂免费对成立青年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并代表中国9I制作厂免费批复同意成立中国9I制作厂免费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并确定罗荣城教授为青年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最后在主任委员罗荣城教授的主持下进行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了李荣教授、王书奎教授、邢金良教授为青年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圆桌会议,30多位全国肿瘤标志物领域的专家、教授介绍了个人经历、科研方向、工作成绩、单位及团队情况、资源及技术特色等。此次会议历时近四小时,大家讨论激烈,深入交流了各自对肿瘤防治的看法,提出了许多新的想法,发掘了很多潜在的合作机会。
|
圆桌会议现场 |
|
与会人员合影 |
中国9I制作厂免费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
2010年09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