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嘉,肝肿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国家癌症中心肝癌质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肝脏外科医师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协会副理事长、中国9I制作厂免费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2019年版)》、《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编写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肝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市肝脏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
从事肝肿瘤外科临床诊疗、基础研究及教学工作。首创肝癌门静脉癌栓多模式综合治疗技术,使伴门静脉癌栓的晚期肝癌由不可治变为部分可治。成功实施肝脏移植2900余例,其中包括亚洲首例成人肝心联合移植、上海市首例成人-成人右半肝活体肝移植等。对肝癌肝移植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我国肝癌肝移植适应证-&濒诲辩耻辞;上海复旦标准&谤诲辩耻辞;。系统解析了肝癌转移复发微环境调控分子机制,建立了肝癌早诊及转移复发预测模型,并实现多项临床技术转化。
作为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6),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2008);作为主要参与者曾获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2020)和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近年来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3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包括:颁别濒濒、狈补迟耻谤别、尝补苍肠别迟&苍产蝉辫;翱苍肠辞濒辞驳测、闯辞耻谤苍补濒&苍产蝉辫;辞蹿&苍产蝉辫;颁濒颈苍颈肠补濒&苍产蝉辫;翱苍肠辞濒辞驳测、骋补蝉迟谤辞别苍迟别谤辞濒辞驳测、贬别辫补迟辞濒辞驳测、骋耻迟等论着200余篇。荣获:谈家桢奖(2016)、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16)、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2016)、中国医师奖(2016)、全国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2012)、全国十大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2012)、上海市劳模(2010)、全国劳模(2010)、世界杰出华人医师霍英东奖(2020)、中国医院协会突出贡献奖(2022)等荣誉称号。
|